首页 > 艾灸病例库 > 外科 >

 

口颊溃烂

    【概述】:
    口颊溃烂是指口腔前庭之侧壁糜烂破溃的症状,以口腔钻膜反复溃疡、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。本症多因心脾虚火、或郁热、或湿从热化熏蒸于口舌而成,或由于口腔粘膜失于气血荣养所致。因“心开窍于舌”、“脾开窍于口”、脾之脉络“连舌本散舌下”,故其发生与心、脾二脏相关。 本症在《内经》中称为“口糜”、“口疮”、或“口疡”。后世根据其病机及临床表现的不同,又有“口疳”、“口舌生疮”、“口内糜腐”、“脾痒”、“骨槽风”、“定马疳”等之称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复发性口腔炎,口疮性口炎等。

    【症状】:
    (1)心脾郁热:口颊出现烂斑及腐点,色艳红,重者可致腮肿。疼痛,影响进食。兼有口干而苦,心烦少寐,面红目赤,渴喜冷饮,大便秘结,或兼身热,舌质红,或有裂纹,苔黄,脉数有力。 (2)阴虚火旺:口颊出现白色烂斑及白点,周边淡红,甚者可陷露龟纹。反复发作,每因劳累或夜寐不佳而诱发,疼痛昼轻夜重,伴有咽干咽痛,头昏目眩,耳鸣,心烦不眠,手足心热,舌质嫩红,脉细数。 (3)气阴两虚:口疮反复发作,时轻时重,日久不敛,疮面色淡,疼痛较轻,纳少脘胀,大便不实,肢软神疲,短气懒言,咽干,心烦不眠,手足心热.舌质淡,边有齿痕,苔白,脉细弱。

    【艾灸取穴】:

    口颊溃烂常规灸法

    穴位 阴交、神阙、合谷、太溪、肾俞、三阴交、足三里
    顺序 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
    灸法 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
     

    【病因分析】:
    治疗口颊溃烂当先分清虚实,实证多起病急骤,溃烂处红热痛甚。虚证起病缓慢,疮面色淡或微红,疼痛较轻,病情迁延不愈,反复发作。 (1)心脾郁热与阴虚火旺二者均属热证,前者为实,后者为虚,临床表现迥异。心脾郁热之口颊溃烂多因情志失调,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厚味,致心脾郁热,循经上蒸于口而发生。其特点是:口疮严重,多处发生,疮面色红而肿痛,兼有心烦少寐、面红目赤、口渴饮冷,便秘尿黄、舌红苔黄等,心脾实热症候。阴虚火旺之口颊溃烂多由素体阴虚,或病后余毒未尽,或劳伤过度,阴液不足,虚火上炎于口而发生,其特点是:溃烂迁延不愈,反复发作,疮面色淡红,不甚肿,昼轻夜重,兼有心烦失眠、手足心热、舌红少苔等阴虚症候。 (2)气阴两虚与阴虚火旺二者均属虚证,有反复发作、遇劳即发的临床特点。气阴两虚之口颊溃烂的病机要点是血虚,常因劳倦、久病等耗阴伤血:或溃烂日久灼阴耗气,脾胃受损,虚火内生,发生口疮.其疮面色淡,无红肿,轻度疼痛,单个或数个发生,迁延不愈。兼有纳少便溏、神疲短气、舌淡等脾胃气虚症候,而阴虚火旺之口颊溃烂,其疮面淡红,尚有烦热、舌红少苔等虚火上炎之症,可作鉴别。 此外,在儿科方面还应与鹅口疮相鉴别,鹅口疮以口腔、舌上布满白屑,状如鹅口为特征。多见于初生儿、早产儿,以及久病体虚婴幼儿。取白屑涂片镜检,可见白色念珠菌,临床上不难鉴别。

    【案例】:

    【艾灸体会】:
    1)注意饮食平衡,不偏食,不挑食,多是蔬菜水果,核桃,杏仁等富含维生素、微量元素的食物。2)生活要有规律,保证每天7-8小时睡眠,提高睡眠质量,不熬夜。3)对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大便秘结、便秘者,及时治疗。4)口腔黏膜避免创伤刺激,少食坚硬、过烫食物如油炸、膨化食品。5)选择软毛牙刷及合适的、性质温和的牙膏,经常更换牙膏品牌。6)积极治疗牙体牙周疾病,保持口腔卫生。

    长按二维码查看病例:【口颊溃烂】
    免责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