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艾灸病例库 > 外科 >

 

臁疮

    【概述】:
    臁疮是指生于下肢臁骨(即胫骨)内外侧的慢性疮疡。其特点是经久难以收口,或虽经收口,但常因损伤而复发,好发于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人群,常伴有下肢静脉曲张。多由于经久站立或担负重物,致下肢脉络瘀滞不畅,加之湿热之邪下迫,气滞血凝,蕴酿成疮。 因本症迁延难愈,故俗称“老烂腿”。生于内臁者称为里臁疮,生于外臁者称为外臁疮。裙风、裤口与镰疮相近似,在古代文献里多并为一类讨论,但二者在病因及证候上都不尽相同。 本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小腿慢性溃疡。

    【症状】:
    (1)湿热下注:初起局部红肿,疼痛,继而溃破,浸淫瘙痒,脓水淋漓,其味臭秽。后期疮口边缘硬而隆起,久不愈合。严重者可有恶寒发热,口干尿黄,脉滑数,舌苔黄腻。 (2)脾虚湿盛:病程日久,疮口肉色灰白,脓水淋漓而清稀,朝宽暮肿,肢体倦怠,不思饮食,腹胀便溏,头晕口干,脉缓,舌质淡,苔白。 (3)血瘀气滞:局部皮肤颜色紫黯,青筋显露,青筋处多有硬块,溃烂浸淫,刺痛,下肢沉重麻木,行走时更甚,脉弦涩,舌质紫或有瘀斑,苔薄。 (4)肝肾阴虚:溃烂经年,局部不痛或微痛,颜色黯红,伴有低热,或午后发热,不思饮食,失眠多梦,脉数,舌质红,苔薄。

    【艾灸取穴】:

    臁疮常规灸法

    穴位 二白、内踝尖、阴交、神阙、太冲、曲泉、阳陵泉、悬钟、照海、心俞、肝俞、申脉、束骨、三阴交、足三里、冲阳
    顺序 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
    灸法 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
     

    【病因分析】:
    本症好发于小腿下,踝骨上9cm自勺内外侧,但内侧多于外侧,在临床治疗过程中,还应辨别虚实加以施治。 (1)湿热下注臁疮与脾虚湿盛臁疮:湿热下注臁疮多因外受水湿浸淫,入里郁而化热,湿热浸入阳明经脉,而阳明多气多血,气血受湿热熏蒸,皮肉溃烂而成臁疮。其辨证要点为:局部热赤肿烂,脓流臭秽,痒甚,脉滑教,苔黄腻,脾虚湿盛臁疮则多因劳力过度伤及中气,或久经站立,过负重物,使脾气受损,湿邪留滞,肌肤失养而成臁疮。其辨证要点为:局部肉色灰白,脓水清稀,不思饮食,腹胀便溏,脉缓,苔薄白。 (2)血瘀气滞臁疮与肝肾阴虚臁疮:前者为实证,后者为虚证,两者共同点为病程长,病变局部颜色发黯,但其病因及症状却有明显区别。血瘀气滞臁疮乃由气滞血瘀,外受水湿浸淫,或蚊虫叮咬,局部溃破,或撞损皮肤,络脉阻滞,以致下肢臁骨处溃烂溢水,其辨证要点为:下肢青筋暴露,青筋处多有硬块,胀痛明显,舌紫脉涩:肝肾阴虚臁疮多患于热病之后,或房劳过度,损耗肾精,致下肢肌肉渐渐剥损,加之阴火下流而成。其辨证要点为:伴有低热,消瘦,失眠多梦,脉细数,舌质嫩红。 臁疮还有外臁与内臁之分,大凡外臁属足三阳经,多属湿热疾患,较为好治:内臁属足三阴经,多属阴虚火旺而为患,治之较难。若以疮色言,红肿热痛者易治,黑黯浸肿者难疗。 此外,本症还应与如下病症相鉴别: 疮:好发于小腿足弯部,常对称分布,皮疹呈多形性,反复发作一般不形成溃疡。 胫疽:发于小腿胫骨,溃疡后易形成窦道,反复溃疡流脓或有死骨排出,X线摄影可有骨质破坏,臁疮可并发胫疽。

    【案例】:

    【艾灸体会】:
    艾灸治疗此症有很好的效果。患下肢恶脉(静脉曲张)者,宜尽早治疗,注意保护患肢,避免破损,如抓伤碰破、蚊虫叮咬等,宜穿弹力袜。水肿,促使溃疡早日愈合;宜抬高患肢,减少走动以利静脉回流。

    长按二维码查看病例:【臁疮】
    免责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