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概述】:
指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及腰部疼痛,经净后即缓解痛止中医称本病为"经行腹痛"。有虚实之分,临床可分气滞血瘀、寒湿凝脂、气血虚弱、湿热下注四个证型。
【症状】:
(1)气血瘀滞: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,或伴乳胁胀痛。经血量少不畅,色紫黯有块,块下痛减,舌质紫黯或有瘀点,脉沉弦或涩。
(2)寒湿凝滞:经行小腹冷痛,得热则舒,经量少,色紫黯有块,或见形寒肢冷,小便清长,苔白,脉细或沉紧。(3)肝郁湿热: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,或痛连腰骶,或感腹内灼热,月经量多质稠,色鲜红或紫,有小血块,或伴乳胁胀痛,大便干结,小便短赤。带下黄稠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
(4)气血亏虚: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,经行量少质稀,形寒肢疲,头晕眼花,心悸气短,舌质淡,苔薄,脉细弦。(5)肝肾亏损: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
痛,经行量少,色红无块,腰膝疫软,头晕耳鸣,舌淡红,苔薄,脉细弦。
【艾灸取穴】:
经行腹痛常规灸法
穴位 | 腰阳关、子宫、中极、关元、气海、阴交、合谷、太冲、脾俞、肾俞、次髎、三阴交、地机、血海、水道、足三里 |
顺序 | 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 |
灸法 | 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 |
【病因分析】:
痛经辨证主要依据临床表现,结合疼痛性质及月经情况进行辨证。首先辨痛经发生的时间:一般而言,痛在经前或经期,多属实证:痛在月经将净或经后,多属虚证。
(1)气血瘀滞与寒湿凝滞:气血瘀滞,平素性情抑郁或恚怒伤肝,肝郁气滞,血行失畅,瘀滞冲任:或因经期产后(包括堕胎小产),余血内留,蓄而成瘀,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,胞脉气血壅滞更甚,“不通则痛”,于是发为痛经。诚如《张氏医通》所云“经行之际…一若郁怒则气逆,气逆则血滞于腰腿心腹背肋之间,遇经行时则痛而重”:寒湿凝滞指经期产后,感受寒邪,或过食寒凉生冷,或久居寒湿之地,寒湿客于胞中,与血相搏,以致气血凝滞不畅,临经气血下注,胞宫胞脉气血更加壅滞,而为痛经,此亦“不通则痛”。(2)肝郁湿热:患者素有肝郁,复感湿热:或经期产后,摄生不慎感受湿热,乘虚内侵,与血相搏,流注冲任,蕴结胞中,当经前经期气血下注之时,胞宫胞脉气血壅滞更甚,致使经行腹痛。
(3)气血亏虚与肝肾亏损鉴别:气血亏虚是由于素体虚弱,气血不足:或大病久病,耗伤气血:或脾胃虚弱,化源匮乏,气血不足,经后冲任气血愈虚,不能濡养胞宫、胞脉,故使痛经,此所谓‘不荣作痛“。 《宋氏女科秘书》所说“经行后作痛者,气血虚也,治当调养气血”,即指此类病证:肝肾亏损患者先天肾气不足,或房劳过度,或多次堕胎小产,伤及肝肾,导致精血亏虚,冲任不足,经后血海愈加空虚,胞宫、胞脉失养,“不荣则痛”,因而痛经。故《傅肯主女科》谓:“妇人有少腹痛于行经之后者….是肾气之涸。”
【案例】:
【艾灸体会】:
艾灸治疗该症状有一定作用,和配合食疗的方法。牡丹花粥:取50g粳米淘洗净后。如常法先煮成粥,后加入牡丹花(阴干者)6g(鲜者可用10~20g)稍煮,放适量白糖调味亦可。空腹服食。此粥有养血调经之功效。宜用于妇女月经不调、经行腹痛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