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艾灸病例库 > 皮肤科 >

 

蝶形红斑

    【概述】:
    蝶形红斑是指在患者面部以鼻梁为中心,两侧面颊对称性分布的皮损,颜色淡红色或鲜红色,如同一只蝴蝶,故称为蝶形红斑.本病的发生主要由先天禀赋不足,肝肾亏虚而成,肝藏血,肾藏精,精血不足,虚火上炎,兼因腠理不固,外热入侵,热毒入里,瘀阻脉络,内伤于脏腑,外伤于肌肤而发病。 本症在古代医籍中无明确记载,但根据其临床表现,应属于中医的“阴阳毒”、“痹证”、“水肿”、“心悸”等范畴。 本症在临床上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的系统型红斑狼疮等疾病。

    【症状】:
    (1)热毒炽盛:面部蝶形红斑,颜色鲜艳,皮肤紫斑,伴有高热,烦躁口渴,神昏谵语,抽搐,关节肌肉疼痛,大便干结,小便短赤,舌红绛,苔黄腻,脉洪数或细数。 (2)阴虚火旺:斑疹颜色黯红,伴有不规则发热或持续性低热,手足心热,心烦无力,自汗盗汗,关节肌肉疼痛,舌红苔薄,脉细数。 (3)脾肾阳虚:斑疹颜色黯淡,面色无华,眼睑、下肢浮肿,腰膝疫软,面热肢冷,口干不渴,尿少,舌体淡胖,苔少,脉沉细。 (4)脾虚肝旺:皮肤紫斑,胸胁胀满,饮食减少,头晕头痛,耳鸣失眠,月经不调或闭经,舌紫黯或有瘀斑,脉细弦。 (5)气滞血瘀:斑疹颜色晦黯,出现鳞屑、毛囊角质栓,同时出现皮肤萎缩,伴倦怠乏力,舌质黯红苔薄白,脉沉细。

    【艾灸取穴】:

    蝶形红斑常规灸法

    穴位 大椎、中极、关元、阴交、神阙、中脘、中渚、支沟、神门、中府、合谷、曲池、太冲、期门、涌泉、太溪、肺俞、膈俞、肾俞、膀胱俞、三阴交、血海、天枢、归来、足三里
    灸法 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
    顺序 每次选3-5穴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
     

    【病因分析】:
    (1)热毒炽盛与阴虚火旺:两者均为热证,前者为实证,后者为虚证,热毒炽盛证主要是由于外感热毒,热邪入里出现面部蝶形红斑,皮肤紫斑,伴有高热、烦躁口渴、神昏抽搐等症状:阴虚火旺主要是由于阳亢阴虚,虚火上攻,出现面部蝴蝶形斑疹,同时出现低热、盗汗等症状。 (2)阴虚火旺与脾肾阳虚:前者属于阴虚火旺,为热症,为阳亢阴虚,虚火上攻,出现面部蝴形斑疹,同时出现低热、盗汗等症状:后者属于阴盛阳虚,为寒症,由于外邪入里或劳倦内伤、久病虚损均可导致脾肾两脏阳气虚衰,不能荣养温煦肌肤,面部蝶形红斑颜色黯淡,面色无华,伴有下肢浮肿,肢冷等症状。 (3)脾肾阳虚与脾虚肝旺:脾肾阳虚由于脾肾阳气虚弱,以斑色黯淡、面色无华、四肢发凉等为主要临床表现:脾虚肝旺由于饮食不节,损伤脾胃,脾失健运,肝火横逆犯脾.出现面部紫斑.伴有胸胁胀满、饮食减少、头晕耳鸣等症状。 (4)脾虚肝旺与气滞血瘀:脾虚肝旺临床表现为脾气虚弱$DBT火旺盛的症状,如饮食减少、乏力和头痛、耳鸣和口苦等:气滞血瘀表现为气机阻滞和血行瘀阻的症状,如倦怠乏力、皮肤晦黯无华、舌质黯红有瘀斑等,虽然出现乏力、皮肤无华等脾虚症状,但是主要是由于气机阻滞引起,而不是由于气血虚弱引起,临床上应当进行详细鉴别。另外在临床上,蝶型红斑还应当与妊娠斑、雀斑等病症进行鉴别: 黄褐斑:面部皮肤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,以皮损对称分布,形状大小不定,无自觉症状。 雀斑:鼻面上的一种黄褐色斑点,是一种染色体显性遗传病。 妊娠斑:妇女怀孕后,血液中雌激 素、孕激素或促黑色素细胞激素等水平增高,使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加,黑色素增多,常在妊娠早、中期间出现,并逐渐加重至足月,产后会逐渐消失。

    【案例】:

    【艾灸体会】:
    艾灸治疗此病症有一定的效果,请在辩证施治的同时坚持治疗。

    长按二维码查看病例:【蝶形红斑】
    免责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