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艾灸病例库 > 内科 > 全身症状 >

 

盗汗

    【概述】:
    在睡眠状态,汗出异常增多者称为盗汗。一般认为是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汗腺分泌亢进所引起。

    【症状】:
    盗汗的病人,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,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,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。出的汗量,相差很大。

    【艾灸取穴】:

    治疗:1日,艾灸中脘、足三里各30分钟;2日,肺腧、阴郄穴各25分钟;3日,间使穴30分钟,气海60分钟;4日,委中穴30分钟,中极60分钟。以上4日穴循环施灸,每日灸肚脐30分钟,灸后3天盗汗已经停止,又巩固灸治数天,以后再也没有盗汗。

    【病因分析】:
    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,可分为轻型、中型和重型三种。 轻型盗汗的病人,多数在入睡已深,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~2小时时汗液易出,汗出量较少,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,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。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。 中型盗汗的病人,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,甚则可使睡装湿透,醒后汗即止,揩拭身上的汗液后,再入睡即不再出汗。这种类型的盗汗,病人常有烘热感,热作汗出,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。 重型盗汗的病人,汗液极易泄出。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,即有汗夜大量涌出,汗出后即可惊醒,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。出汗量大,汗液常带有淡咸味,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。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,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,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,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,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。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,心情也表现的烦躁,汗后口干舌燥,喜欢凉水。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,五心烦热,颧红,头晕,消瘦,疲乏不堪,尿色深,尿量少,大便干燥。 轻型与中型盗汗,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,但重型盗汗病人,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,向“脱症”发展,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。

    【案例】:
    韩某,男,23岁。 病史及症状:患盗汗症好几个月,每天睡着后大量出汗,严重时可湿透两层被褥,不睡觉时无汗,饮水多,其他方面还好。

    【艾灸体会】:
   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,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《黄帝内经》中称为“寝汗”。“寝”是指睡觉,有个成语叫“废寝忘食”,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。很显然“寝汗”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。到了汉代,医圣张仲景在《金匮要略》一书中,形象地用“盗汗”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症。自此以后,历代医家均沿用此名,中医认为盗汗多为肾阴虚所致。

    长按二维码查看病例:【盗汗】
    免责声明